24小时全国热线:13752058339

丹佛斯:治理雾霾和冷链物流刺激制冷业发展

栏目: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:2016-02-20
尽管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低迷,各大设备制造商均出现业绩大幅下滑情况,但制冷设备这一细分领域却保持增长。丹麦的冷暖设备制造商丹佛斯(Danfoss)称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仍然实现了2%的增长,市场份额亦有所扩大。

尽管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低迷,各大设备制造商均出现业绩大幅下滑情况,但制冷设备这一细分领域却保持增长。丹麦的冷暖设备制造商丹佛斯(Danfoss)称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仍然实现了2%的增长,市场份额亦有所扩大。
    “这主要受益于治理雾霾带来的节能环保供热备需求增长,以及电商发展冷链物流的强劲需求。‘十三五’期间强调绿色发展,加强供给侧改革和消费结构调整,我们认为制冷行业由此还会获得更快增长。” 丹佛斯中国制冷事业部负责人徐阳在4月8日的丹佛斯中国区年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。
      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所长马一太教授在会上指出,供暖带来的雾霾问题,其罪魁祸首即是小锅炉。“从制冷行业的角度说,我认为用热泵替代燃煤锅炉,是治理雾霾的唯一途径,而且技术上是可靠的、能实现的。”他表示。”所以,要实现真正的‘奥运蓝’,十三五期间热泵的应用前景非常大,治理雾霾会给制冷行业带来很大的增长需求。
    “现在煤炭、钢铁这些传统行业都在忙着去产能、去库存,但我认为‘十三五’期间制冷行业应该加快增产能、增库存,促进节能减排。”马一太说。
    
  阿里巴巴、京东等电商近期大力发展的生鲜物流,也为制冷业的冷链物流技术带了新的增长需求。丹佛斯中国制冷事业部负责人徐阳认为,电商的冷链物流包括从采摘、现场加工、运输、仓储物流等多个环节,其中每个环节都涉及制冷、检测追踪和信息管理技术。随着电商逐渐培养起消费者的需求,未来冷链物流将会给产业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。

       尽管增长前景广阔,但中国在制冷技术上却仍位于全球行业水平的下游。中国制冷工业协会秘书长于学顺在会上表示,目前中国是全球制冷产品第一大消费国,但行业核心的压缩机和制冷剂技术,现在仍主要由欧美发达国家掌握。所以,未来中国的制冷设备制造厂商,一方面应该强化技术研发,另一方面应该加快制冷技术与“互联网+”的融合。“特别是在冷链物流方面,要通过温度检控、互联网追踪等技术,保证‘冷链不断链’。”

  “前期引起全国关注的山东疫苗事件,即是疫苗在冷链运输过程中出现了‘断链’,这暴露出我国在的冷链物流在监管、管理和追踪技术方面的一系列问题,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。”于学顺说。“因此,发展冷链物流还需要行业和政府部门作出更多努力。”

   丹佛斯于1933年创立于丹麦,主要致力于生产制冷设备和提供能效解决技术方案。其业务由供热、制冷、传动和动力系统四大事业部组成。目前拥有23万余员工,在全球20各国家设有61家工厂。丹佛斯于1996年进入中国,中国现为丹佛斯全球第二大市场和较大的采购来源国。

   2015年,丹佛斯全球销售额为380亿丹麦克朗(约51亿欧元),同比增长11%;净利润为26亿丹麦克朗(约3.48亿欧元),同比增长13%。



在线客服系统